洗腎室的老伯問護理師,隔壁躺著的弟弟也是來洗腎嗎?怎麼那麼年輕就洗腎!根據資料顯示,台灣末期腎臟病盛行率高居全球之冠,透析人數已有約8萬人。洗腎年齡年輕化,應該在兒童或青少年期及早發現疾病,及早介入治療,降低青少年末期腎臟病的盛行率。
先天異常、遺傳、腎毒性藥物 為洗腎年輕化主因
洗腎室的老伯問護理師,隔壁躺著的弟弟也是來洗腎嗎?怎麼那麼年輕就洗腎!根據資料顯示,台灣末期腎臟病盛行率高居全球之冠,透析人數已有約8萬人。洗腎年齡年輕化,應該在兒童或青少年期及早發現疾病,及早介入治療,降低青少年末期腎臟病的盛行率。
先天異常、遺傳、腎毒性藥物 為洗腎年輕化主因
現在智慧型手機及平板等3C用品越來越貴,就有不少人會幫忙貼上保護貼,希望能好好保存,不讓它們受傷害牙周病。不過近日有網友透露,自己的阿姨拿手機到通信牙齦美容行貼膜,付了399元,牙週治療卻覺得怪怪的,尺寸根本不符合,更讓人想不到的是,阿姨拿回去請店家重貼,對方竟說重貼到滿版的要再多付600元,讓他相當傻眼。
牙周病主要分成牙齦炎和牙周炎兩種,發炎的牙齦會有容易出血、紅、腫、痛,而許多情況和一般牙齦無顯著的差異,一般民眾難以察覺,因此常被忽略。後續也會陸續出現易與牙齒分離剝開的情況,而再嚴重些受壓時容易流膿、甚至有惡臭味,這或許就即將進入更為嚴重的牙周炎。牙周炎主要發生在牙齒附近,如牙齒周邊組織、齒槽骨等,當裝放牙齒的齒槽骨遭受損壞,牙齒變容易鬆動、產生縫隙、咬合怪異、甚至脫落。醫師表示通常牙周病會先從牙齦炎開始,若未及時發現妥善處理,到了牙周炎情況就會比較嚴重了,其在治療上可能會需要掀開牙齦做清創等處理,將其內的細菌等穢物清除。若當出現牙周病卻遲遲未處理,除了會出現前述這些發生在口腔的問題,牙周病本身也相當有可能影響身體健康。不少研究發現,牙周病和各種疾病、慢性病都有不少相關性,例如心臟病、中風、風濕性關節炎、骨質疏鬆症、呼吸道疾病、失智症等,而讓民眾聞之色變的癌症也可能有些關聯。雖目前醫界尚在研究其原因及關連性,尚未有明確的證據能夠直接證明是否因牙周病的細菌進入到體內、血液等原因所造成的因果關係,但確實有牙周病的患者出現這些疾病的比例是較高的,民眾應當留意。
每日三餐,您都怎麼吃呢?根據國民健康署牙週治療103年調查資料顯示,40歲以上男性有腹部肥胖者(即腰圍大於或等於90公分之男性),有代謝症候群的比率高達62%,由於代謝症候群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如果每餐食材選擇得宜,對於低油、高鈣高纖多蔬果的飲食選用有方法,也是可以達到降血壓藥物治療的效果。因此,透過飲食來預防代謝症候群是最簡單的方式,國內外研究指出「得舒飲食」(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, DASH) 透過選擇食材的方式,可以有效預防代謝症候群。幫助民眾避免變成大「腹」翁。
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湯悅琦營養師表示,現在外食族每天鈉含量攝取過多,高鈉飲食會使心臟工作負擔加重,高血壓狀態下會讓身體動脈血管硬化,使身體器官容易受損,容易引發各種慢性疾病。由於「得舒飲食」方法對於高血壓有良好的改善效果,主要以全穀雜糧類、蔬果類、乳品類,白肉以去皮去肥來取代紅肉,食用油主要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,例如橄欖油、苦茶油、芥花油…等植物油為主,堅果類也可適量補充。
台灣輕、熟女熱愛結伴出國旅遊,使用網路投保旅行平安險(簡稱「旅平險」)成主流,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旗下子公司台灣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「台灣人壽」)發布一份網路投保旅平險的內部客群分析顯示,投保保戶族群以女性為主占近6成,尤以40至49歲占32%最高;其次為30至39歲占27%,顯示快速便利的網路投保已成為30至前牙矯正49歲女性出遊投保旅平險的最愛管道!此外,這群女性最喜歡出遊的國家,第一是日本與韓國占54%、其次是港澳大陸占22%。
台灣人壽莊中慶總經理表示,有愈來愈高比例的國人偏好自由行,上網蒐集旅遊資料的習慣也讓24小時全年無休的網路投保,成了自由行民眾最愛的投保管道。網路投保具有隨時可保、3分鐘完成、行動載具或手機即可操作的特性,非常適合工作忙碌、講求快速便利的現代人,也漸成趨勢,並助長了旅平險大幅成長,根據金管會統計,2018上半年網路投保的保費收入即逼近新台幣12.1億元,比去年同期增加2.32倍。
報導/黃慧玫 諮詢專家/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代表暨振興醫院呼吸治療科主任 陶啟偉、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 王鶴健
75歲方先生,多年以前曾出現咳嗽,卻誤認為是心臟問題、支氣管炎而不以為意,直至4年前到中國旅遊,突然出現嘴唇發紫、呼吸困難、胸悶胸痛等,確診為特發性肺纖維化,從此開始以氧氣機度日的生活。
今年適逢1998年「腸病毒71型大流行」20周年,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今日共同舉辦「腸病毒20年國際研討會」,有醫生回憶,當時全台多達140萬名兒童得到手足口症和咽峽炎,甚至一周內就出現5名死亡病例,門診和住院也天天爆滿,許多人視腸病毒為「怪病」。
1998年腸病毒大流行時,造成全台140萬名兒童得到手足口症和咽峽炎,共405人併發重症、78名兒童不幸死亡。長庚兒童健康研究部主任黃玉成今天表示,當時腸病毒在醫師們的認知中是一種良性的病,感染後頂多出現手足口病,像是嘴巴破、手腳長疹子,治療3到5天就沒事了。